是的,我直到今天才注意到这个博客的作者姓甚名谁。
网络上的人依靠信息产生联结。我欣赏你说出那样我不会或没能说的话,我也在冬夜躲在棉被里读你刚读的书,我曾就着午饭看你早已刷过的剧,我和你同样陶醉于那曲音乐的悠远,我在运动场上在街道上跑步时耕耘着不逊色于你的体能,我知道你在没细说的那个游戏中的一些场景里肯定和我一样怅惘难言。
记录即是力量,你稀松平常的的外衣下裹着乐趣和善良。你那落成语言的所思所想鼓舞着我、启发着我、开智于我,你写好的工具帮助了我、赋权于我。你不会停止说话,因为总有千千万万个你,你没有说给谁听,但你又说给了所有人听,我不一定告诉你我在听,但我确实在听。有时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也没见到你,但你已深居于我的脑中、我的心中。
http://taiwan.chtsai.org/about_author :
再說,一般人上網通常是為了尋找某些特定類別的訊息,而不是尋找某些特定身分的人;想一下你每天搜尋所用的關鍵詞,大概就能體會這點。
這正是網路生態的弔詭之處:一方面,不管是十年前的個人網頁或現在的部落格,網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可是另一方面,人們上網時的注意焦點通常在訊息,而不是個人。很多人弄不清楚這點,興致勃勃地做了個人的網頁或部落格,一開始寫得很起勁,後來發現都沒人來看,就不再更新了。
網路和現實世界一樣殘酷。或者,我應該說,更殘酷。在現實生活中,你不喜歡某個人,至少還會說點場面話或客套話。在網路上,你看某個網站不順眼,甚至只是下載某個網頁的時間久了一點,你馬上就會按「停止」或「上一頁」離開。
所以,你說的話比你是誰重要。在網路上,大部分的人是因為接觸了你的言論或作品而認識你,而不會先認識你再去接觸你的言論或作品,除非你已經非常出名。